专题:四大证券报精华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7月18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国资委:央企要加快向“智慧型增长”转变 今年1至6月央企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17日消息,国务院国资委7月16日至17日举办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国务院国资委表示,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至6月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央企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经营效益、增长潜力和发展价值的提升,要加快实现从要素大量投入的“汗水型增长”向科技创新驱动的“智慧型增长”转变。
“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专项行动 我国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提升至53.3%
7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十四五”时期,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
专家认为扩内需政策有望进一步加码
在7月17日举行的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月度数据分析会上,多位专家针对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建议。与会专家认为,上半年经济运行取得好于预期的成绩离不开政策发力支持,扩内需政策在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加码,在提振消费、稳定房地产市场、释放流动性等方面更多增量政策值得期待。主要指标好于预期上半年GDP实现了同比5.3%的增长,主要指标好于预期。
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50% AI驱动汽车行业新竞赛
“目前围绕智能化的全球竞争已全面展开,我国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超过50%,位列全球最高。同时,泊车辅助驾驶技术等新兴技术在中高端车型的渗透率也超过20%。”在刚刚举行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上实现了换道超车,智能化上实现了终端先行,但仍需巩固优势。
上海证券报
2994.8亿斤、历史第二高!今年夏粮稳产丰收
夏粮稳产丰收,夏油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肉牛养殖总体扭亏为盈……7月17日下午,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上半年“成绩单”。麦尔丹·木盖提表示,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上半年,夏粮生产克服局部地区较重旱情影响,实现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33年惯例有望改写 港股“T+1”结算改革或使资金周转率提升20%
在港股市场持续复苏之际,港交所刊发了有关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的讨论文件。业内人士解读称,港股延续了33年的“T+2”结算周期,有望转向“T+1”。
做强国内大循环再举“发令枪” 扩内需存量增量政策或一起上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已多次部署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7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也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点任务。“当前以促消费为核心,部署壮大内循环,有很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这也符合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大方向。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答上证报 中国市场令人难以置信且独一无二
“对英伟达而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7月17日在第三届链博会先进制造主题活动上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市场非常神奇且具有活力,有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他们拥有雄厚的计算机科学实力,能够通过使用英伟达的产品来创造令人惊叹的服务,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且独一无二的市场。
证券时报
提振消费政策应乘势而上早出尽出
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较去年全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这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显效的结果,也是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的潜力所在。下半年,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宜乘势而上,推动各类可感可及举措早出尽出。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含金量十足。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应保持一份冷静——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入6月后有所放缓。
“十四五”我国发明专利含金量提升拥有量超预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 高价值核心专利持续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这些“首次”和“第一”的背后,有无数科研投入的支撑。发明专利的数量和含金量,也是反映我国高科技产业不断向新、向上的重要“横截面”。
从“刚性供应”到“柔性响应”——我国电力负荷接连跨越峰值经受“烤”验
资料来源:储能与电力市场、五矿证券研究所7月16日,我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这既受到高温天气影响,也验证了经济发展的韧性。峰值负荷加大了保供难度。与前些年拉闸限电等应对方式相比,我国电力系统表现愈发稳健。综合多位受访人士观点,既有主力电源稳发满发、新能源应发尽发的源头保障原因,也有跨区互济打破地域孤岛的网络优化原因。
政策逐步显效 房地产进入转型发展新阶段
新房二手房交易总量同比正增长、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四个月下降、一线及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均超四成、核心城市高溢价地块频出、房企到位资金降幅同比大幅收窄……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要求,“因城施策”出台相关措施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明显,上半年房地产虽然有所波动,但总体上朝着止跌回稳的方向迈进。
证券日报
财政部在澳门成功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据财政部消息,7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澳门特别行政区,面向专业投资者簿记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受到投资者广泛欢迎,认购总额365.2亿元,约为发行规模的6.1倍。其中,2年期30亿元,发行利率1.43%;5年期20亿元,发行利率1.55%;10年期10亿元,发行利率1.72%。
间接融资主导转向股债联动 国有六大行旗下AIC将配齐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队列再添新。7月16日晚间,邮储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投资”)。这意味着,6家国有大行旗下AIC将“配齐”。
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 “A+H”公司达160家
7月16日,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当前正在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论证等工作。今年以来,A股公司赴港上市持续升温。据统计,截至7月17日,年内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当前,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已有160家。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下,内地和香港市场协同效应将进一步释放,未来赴港上市浪潮有望延续。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 部分机构提交旗下产品“入库”申请
信用债高效配置工具再“上新”。7月17日,易方达基金、鹏华基金等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创债ETF正式登陆资本市场,上市交易的信用债ETF增至21只。此外,《证券日报》记者从机构处获悉,易方达基金等部分基金公司已向中国结算提交了旗下科创债ETF纳入回购质押库的申请。“科创债ETF的推出,将有效发挥公募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引导市场资金方面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兴盛网-在线股票炒股配资门户-炒股配资咨询-股票配资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